新聞資訊

集團主營鋇鹽(yan)(yan)(yan)、鍶鹽(yan)(yan)(yan)、錳鹽(yan)(yan)(yan)、新能(neng)源、新材料、天然色素、文(wen)化產業、物流、進出口(kou)貿易等,從規模來講是目前(qian)世(shi)界最大(da)的碳酸(suan)鋇、亞洲最大(da)的碳酸(suan)鍶、世(shi)界第三大(da)電解(jie)二氧化錳生產企業。
“我(wo)(wo)現在(zai)佛山(shan)洗車,一(yi)個(ge)月4000多(duo),真(zhen)誠感謝你為我(wo)(wo)找到份(fen)好工作!”6月18日,家住銅仁(ren)市(shi)萬(wan)山(shan)區(qu)高樓坪(ping)鄉羊尾舟村的(de)貧困戶梁巨生向幫扶干部袁仁(ren)榮打來(lai)報喜(xi)電話。這只是(shi)銅仁(ren)市(shi)開展“送(song)雁”工程取得成效的(de)一(yi)個(ge)縮影。
疫情發生以后,銅仁市把“穩就業”“保居民就業”作為重中之重,創新實施尋雁、育雁、助雁、孵雁、護雁、送雁“六雁”工程,重點幫助外出務工返鄉人員返崗就業、受疫情影響生活困難群眾就業,解決本市企業用工難題。
銅仁市各區縣發動鄉村干部、駐村干部進村入戶摸排統計就業需求,尋找“趴窩雁”,并根據他們的就業意愿,共登記需要幫助解決就業的有471529人。
對接省外企業“送雁”。碧江區壩黃鎮竹田村的貧困戶龍細平等群眾希望出省務工。銅仁市就業局積極與對口協作銅仁的蘇州及珠三角企業對接。2月28日,碧江區就輸送第一批144名務工人員免費乘坐專機前往昆山就業。3月5日,龍細平等550人又乘坐高鐵踏上出省務工之路。
大龍經濟開發區貴州紅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,是一家集產研銷為一體的錳鋇龍頭企業,公司在職員工1207人中建檔立卡戶就有101人。受疫情影響,公司面臨收入減、支出大的壓力。
為了確保職工就業穩定,銅仁市向紅星公司提供員工免費崗前培訓、穩定就業補貼和職工社保補貼183萬元,免費送去5萬多只口罩。今年來,公司不但未裁員,還新招聘11名省內大學生。公司黨委副書記劉咸夏說:“政府為企業減負,企業更應有擔當。”
為本市企業減負維穩“護雁”。銅仁市積極扶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就業創業,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16%,已為2290個企業減負養老保險4477萬元、失業保險1940萬元、工傷保險119萬元;為2578家企業減免社會保險費15697萬元;助全市1284家企業申報返還失業保險穩崗補貼2513萬元,涉及職工4.93萬人。
實行線下以崗施培、線上分類施培方式“育雁”。今年來,已完成職業技能培訓36633人次、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培訓26347人次、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培訓9466人次,有效提升群眾就業技能。
建好扶貧車間、扶貧基地“助雁”。目前,銅仁109個扶貧車間,共吸納5510人就業,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725人;全市19個扶貧基地19個吸納6468人就業,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34人。沿河自治縣沿豐貝商貿服飾有限公司,剛下班的職工文光艷說:“公司離家近,每個月工資4000多元。比在外打工還強。”
依托工業園區建創業孵化園,引導外出返鄉能人入園創業。目前,全市建成11個創業孵化園,入駐企業533家吸納就業7162人;建成14個創業園,入駐企業683家吸納就業1.01萬人。
“‘六雁’工程基本解決了銅仁群眾就業難題,讓他們離家找到了合適的工作。”銅仁市就業局就業指導科科長李華說,登記需要幫助解決就業的471529人中,已有470178人穩定就業,就業率達99.71%,其中,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37429人、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就業29517人。
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萬芬
編輯何濤
編審楊韜
掃(sao)二維碼(ma)用手機看

手機官網二維碼

微信公眾號二維碼(ma)
- 友情鏈接:
青(qing)島(dao)紅星化工集團有限責任(ren)公司

魯公(gong)網安備 37020302370907號
青島紅(hong)星化工集團有限責任(ren)公司
魯公網安備 37020302370907號